記者許致誠、顧元松/台北報導假房東真騙錢?台北市一名高姓男子原本在101附近租房,結果租期到了,竟假借房東名義在網路PO租屋資訊,謊稱屋主是他的父母,可以幫忙帶看房子,結果收了租客的租金和押金後就人間蒸發,短短一個月內,已經有3人受騙上當,氣的被害人報案,替自己討公道。10坪大的出租套房裡頭傢俱齊全,有沙發、雙人床,還有衣櫃、電視,看看出租地點更是在台北市的蛋黃區,信義區莊敬路上一個月只要1萬2000元,低於行情的價格吸引不少租客上門,但付了錢卻發現全部都是一場騙局。▲房租價位便宜,吸引租客上門。受害租客廖小姐:「昨天才下午終於打包好,要聯繫的時候發現,就是房東已經連絡不上,覺得非常難過,這樣就沒有房子住。」房東人間蒸發,廖小姐一查之下才發現原來他根本不是屋主,雙方相約10月5日看房,7日簽約付了2萬2000元,原本20日要交屋,想不到這名假房東19日就封鎖帳號搞消失。受害租客廖小姐:「他也是很有誠意跟我說,這個房子就是他爸媽的房子,他只是帶看而已,進去的時候他是有鑰匙的,然後密碼鎖的部分他也知道密碼,所以我也不疑有他。」▲假房東利用「密碼鎖」行騙。實際來到這間出租套房,原來門上用的是密碼鎖,假房東就是利用這一點多次行騙,其實他的確有跟屋主承租套房,算是二房東,卻在退租前刊出資訊帶人看房,藉口說交屋再給密碼鎖騙取訂金,一個月內已經3人受害,得手近10萬元。假房東其實是一名年僅22歲的高姓男子,誆稱代父母租房,但警方一查發現他有不少詐欺前科。▲假房東已行騙3人。受害租客廖小姐:「就是10月的時候,在我之前已經有2起了,他們租金甚至付得更多,他們3萬6千元。」短短一個月,就用同樣手段三度行騙,房客出租之前,最好還是要確認權狀相關資料,才不會賠上押金又沒房子可住。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詐騙新招!裝錢櫃人員騙「會員信用卡資料」 遭疑個資外洩真的好衰!租屋兩次都遇上詐騙 上次還是「張淑晶」碧砂漁港只見釣具、冰箱!男釣客疑落海 離奇失蹤3日女童突然衝上路!轎車駕駛來不及反應 女童遭撞飛嚇哭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甲巴塞隆納明星前鋒梅西(L.Messi),今天帶著太太和兩個兒子領取歐洲足球金靴獎,這是梅西第六度拿下這個獎項,也讓他成為史上首位三連霸金靴獎的球星。兩位可愛的小男童興奮的走上頒獎台,他們的爸爸就是鼎鼎大名的足球天王Messi,Messi的大兒子先接老爸接下金靴獎,他不到兩歲的小兒子Mateo立刻從哥哥手上搶下獎座,Messi開心地親吻他的小孩,拿下今年的歐洲金靴獎。Messi這次難得的把太太和兩個兒子一起帶到現場陪他領獎,一家人開心的在台上接受大家的祝賀,這是Messi在2019-19球季拿下的金靴獎,生涯第六次獲獎。Messi領獎時說,「我真的很謝謝大家今天來到這裡,尤其是我的家人球團高層,還有我的兩位好隊友,真不好意思讓他們再次來到現場,我認為沒有隊友們我是不可能再次得獎。」Messi在上個球季踢進36球,讓他順利拿下金靴獎。Messi第一次得獎是在2009-10球季,最近十年中第六次得獎,而Messi的競爭對手Cristiano Ronaldo只有四度獲獎。球場上的Messi對自己十分嚴格,在場下的他也是位嚴厲的父親。歐洲金靴獎是從1967-68球季開始頒發,藉以表揚在歐洲頂級足球聯賽裏,每個球季入球最多的球員,Messi從2016-17球季以來連續三年拿下金靴獎,也成為史上第一位三連霸的球星。(民視新聞/王人瑞、余啟成 綜合報導)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陳玉梅,目前是鏡文化主筆,我曾在蘋果日報主持了「人間異語」專欄十年,也曾在司改雜誌跟壹週刊工作,我訪問過許多大人物,也訪過許多小人物。其實研究所畢業,剛出來從事記者工作時,我是在人家所謂的質報,主流媒體服務,這些主流媒體喜歡報導成功人士、大企業家,但是,我總是感覺跟他們隔著一層;其實,這些成功人士跟大多數的人距離非常遙遠。他們大多只想講自己想講的話,很難講真心話,想給記者跟大眾看的永遠都是最好的那一面。2001年,當壹傳媒來台,強調要傳達新聞的真實性,報導非常多社會寫實的人物。2001年,香港壹傳媒來台灣,強調新聞就是要傳達真實,我進到壹週刊時,正是台灣壹週刊草創的時候。初次閱讀香港壹週刊,很驚訝雜誌裡面有非常多社會寫實的人物跟社會現象的深入報導,探討很多小人物的故事以及他們的夢想跟願望。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在菜市場一邊賣菜招呼客人,一邊彈琴的小販,草根人物遺憾從小家裡窮沒有辦法學琴,中年終於按耐不住心裏的召喚,於是在市場討生活之餘,開始苦學琴藝,每天,菜市場就是他的舞台,客人就是他的聽眾,一個小人物的故事,記者娓娓道來,既平實,又風趣幽默。有一期雜誌,其中有一頁就只有一張斗大的照片,照片裡,一個滿頭白髮的阿婆坐在熙熙攘攘的街頭乞討,行人來來往往,只要是年輕女性經過她身邊,給她錢,她都會叮嚀她們:要結婚、要結婚,照片旁,是記者寫的圖說,談到為什麼阿婆要那樣勸女人。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年,香港不婚跟離婚的比例開始大幅攀升。我覺得採訪這樣的小人物太有意思了,他們都在我們身邊,我想要去瞭解。在台灣,這些人可能會是怎樣的樣貌?反應怎樣的社會變遷?那時,走在台北街頭,常常會看到一群人,當時我們稱呼他們為遊民。媒體對這些人,根本是連看都不會看,他們在街頭晃蕩,喝醉隨地躺臥著,眼神迷茫空洞,有著一致的風麈和糾結的亂髮,完全不見他們有聲音。2000年開始,台灣經濟逐年衰退,企業大型化,壓縮中小企業,加上後來台商西進中國,失業人口逐年攀升。媒體開始小篇幅的關注遊民,是因為街頭遊民的面孔越來越年輕,媒體開始探討是不是失業人口年齡層往下降,導致街頭開始出現年輕遊民?但是大都是浮泛表面的描述,頂多1、2個不具名的社工的說法,從來沒有遊民出來現身說法。或許,當時的台灣媒體是認為這些人對讀者沒什麼參考價值或啟發,而沒有興趣報導,但是念社會學的訓練讓我看到這些「私人經驗」裡面所隱含的公共性,從這些個人的經歷裡,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結構的問題與變化。貧困、落難,沈淪,不在個人,而在社會。那時我訪問一位藝人張琪,她會去接觸輔導過遊民,她開始鬆動我對遊民的看法,他們並非啞口無聲,而是傳統媒體忽略了他們,我開始了解他們在街頭流浪的辛苦,他們在我心裡逐漸有了特徵。張琪告訴我:為什麼這麼多遊民喜歡喝酒?因為這些遊民睡在街頭、騎樓,環境很差,有時天氣冷,睡覺的地方寒風刺骨,喝酒是為了保暖;再來就是藉酒澆愁,人生到此處境,喝酒是為了麻痺痛苦的感覺。結果就是,很多街友喝酒喝到死。我非常好奇,一個街友曾是別人的爸爸、哥哥或叔叔,鄰居,何以走到今天這一步?當大學教授的父親 如何淪為街友那時,有本書《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作者寫的就是他的父親如何因為精神疾病淪為街友的故事。作者的父親原來是個大學教授,在作者記憶中,父親很保護照顧他,總是成全著他的計劃與夢想,從小父親帶著他跟母親出去旅行,到國家公園露營,這是父親給他甜美的經驗。但是父親自己的世界和婚姻,卻逐漸崩壞。他開始妄想,想法偏離常軌,在學校人際關係開始出狀況,後來學校不予續聘。父親其實是生病了,但是周圍人都不知道。父親的工作不順利,加上祖母過世,父親開始酗酒,妄想更嚴重了,作者的母親終於受不了跟爸爸離婚。離婚後,作者父親的生命曰益疏離,他一直掙扎著想重返生命常軌,他常寫信給兒子,信的內容充滿父愛,也充滿情緖化的妄想,但是作者並不了解父親因為精神問題面對的逆境,只覺得很困擾,尢其父親最後一封信跟他借銭,想要完成手邊的論文,他沒想到父親已身陷泥沼,只氣父親竟然敢跟沒有什麼來往的兒子借銭。後來他回信給父親説,無法活在他的世界,切斷了跟父親的連繋。在作者25歲那年,警察告訴他,他父親過世了。他們在他父親破敗的公寓裡發現的大學拒絕信,証明父親在寫給他17歳的生曰建言,要兒子無論環境多險惡,永遠沒有理由放棄,其實是在鼓勵他自己。之後八年,即使窮困潦倒,淪為街友,作者父親仍沒有放棄要重新振作,仍想繼續他的學術事業。但是最終,心臟病奪走他的希望。在父親過世同一年,作者懷抱著拋棄父親的罪惡感,開始沿著父親在人間的足跡,一個個訪談曾在父親身邊的人,經過一路探索追蹤,他才發現父親因為精神分裂症瘋狂,淪為街友的過程。這個故事就是細細記載著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也記載著一個兒子對父親的遺憾、抱歉跟理解。我看了很震撼,我之前提到,街友不都曾是人家的父親,也曾有家人,為什麼跟家人疏離?從此不回家了。我們在台灣也看過許多精神病患流落街頭,這本書記載的不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嗎?那在台灣,這樣的人是曾經經歷過怎樣的過程,而淪為街友?帶著假設去採訪 或讓訪談引領假設我記得我剛在媒體工作時,做採訪報導的方式是,記者帶著一個假設問題,然後去搜集資料,進行訪談,所有這些動作,都是為了驗證我們的假設,所以經常是符合我們假設的資料才會引用,訪談時,則要盡量引導受訪者講出,符合我們假設的答案。而不是反過來說,你在社會現場看到的這些人不符合你的假設,你要修正你的假設。後來我出去訪問,我丟開知識份子或是所謂菁英的視角,更開放的去看這些人,比如我們採訪街友、性工作者,或是在公園掃地,打掃公廁的這些清潔工,拾荒老人,或是帶著罕見疾病或身心障礙兒童的父母,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由他們的口中自己來講;他們也許會講,先生跑了,或是無法接受家裡有這樣的孩子,跟她離婚了,自己一個人怎麼面對這些困難?一個單親媽媽薪水就只有兩萬多,三萬,家裡的開銷,孩子的保母或學費就是這麼多,經濟壓力非常大,請問她要怎麼辦?我常看到這些受訪者為著生活苦苦掙扎,我覺得如果我是他們,我會懷疑我是不是有辦法應付。可是這些媽媽在沒有資源的狀況下,她可能最後只能靠身體賺錢,可是你會看到這些媽媽就是要去解決她的困境,可是在這過程,妳又會看到他們非常樂天、荒謬跟好笑的很多事情,這都讓我們感覺,他們就是活生生的人。這些活生生的人是我早年當記者時,比較少感受到的,因為我們想的都是我們假設的問題,我們沒有看到真正的人,他們關心什麼?他們對這個社會的看法是什麼?在面對這麼大的困難時,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力量是什麼?照一般人來看,這根本沒有路了,怎麼辦?面對這個問題,曾有一個受訪者這樣回答我:「當撞牆了,就會去找路了。」我常想,這些人面對困難或許後來會失敗,或者走一步退兩步,可是我都看到,他們內在的力量。他們也會帶給你力量。從他們身上,我也看到這個社會是極其不公平的,他們沒有什麼資源,都要自己想辦法找資源,我關心的就是這群人如何在挫折打擊時,還能往前進?主流媒體喜歡報導一個人成功了,到底他為什麼成功,絕口不提這人可能有多少社會資源,機運在支撐他,然後大家抱著羨慕的心情,看待這個成功人士,我不太知道這究竟有多少啟發,但是我經常都是在很多失敗的人生裡,得到很多啟發。或者是在經歷很長的黑夜裡面,看到光明的時候,才看到一個人的改變;就在那些黑暗環境裡面,真的會看到人性的尊嚴。小人物哪裡找? 仔細觀察就在身邊當記者10幾年,常有人問我,這些人都是怎麼找到的?認識黃先生完全是個意外。那是在當代漂泊的攝影展中。當代漂泊是一個幫助街友的組織,看街友裡面很多都曾是很有能力、想法的人,於是他們為他們募了一些二手相機,給幾個有興趣的街友去拍照,拍他們在街頭的生活,對這個城市的觀察。後來,他們辦了一個小型攝影展,那天我就去了。我們經常到現場去找值得報導的題材或人物,像我曾經去萬華西昌街、廣州街找那些流鶯或是街頭小販,茶室老闆娘。來這個攝影展也是想看看會不會有些街友來,那天有個認識的街友在招呼人,我訪過他,他跟多數的街友一樣,靠著陣頭,做粗工,想盡辦法活下來,但是長年睡在外面加上粗重的低薪工作,他的身體越來越差,這天他很苦惱地說,最近都無法出去工作,因為身體無法負荷。這時,我就突然看到一個西裝筆挺,帶著帽子,背著一個黑色公事包背對著我,正在看攝影展的先生,他看起來五十歲上下。我第一眼看到他時,心裡的想法是說,哇嗚,竟然會有中小企業的老闆會對街友攝影展有興趣,我覺得這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我就上前去問他,怎麼會來看這個街友攝影展?他才說,他也是街友。我當時真的非常驚訝,因為我沒看過穿著像個小老闆的街友,這很違背我們一般對街友的印象。一般街友在外面到處睡,可能也沒有被子蓋,餐風露宿,從他們的面容多少都會看到他們滄桑的樣子,可是這位先生看起來就像個一般歐里桑,身材圓圓的,嘴角含著笑,非常有禮貌。他開始跟我說起,他為什麼變成街友。他原本開一個小小的紡織廠,在做代工外銷,後來紡織產業開始外移,他被倒債,只好把工廠裡面能賣的機器跟材料賣一賣,拿去還債。結束工廠後,他帶著兩套衣服北上看有什麼工作可做,想賺錢還債。這當然是很困難的事,很多人都勸他逃到大陸,但是他覺得朋友借他錢還債,他不能逃跑,每個月賺到錢就盡量還,所以他沒錢租房子,晚上就睡在台北火車站地下街。剛睡火車站時,他意志非常消沈,一個清潔阿姨看他成天晃來晃去,每天念他:趕快出去,不要待在這裡,我看你不是這個料子。阿姨看過太多街友了,好像成為街友就再也難以翻身。黃先生聽了有點醒了,覺得難道自己真的要繼續這樣失意的躺在這裡嗎?後來他就盡量去找工作,不管什麼工作都做。有人說:一日遊民,終身遊民,他也不理會這些說法,就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後來他遇到新來的街友,特別是年輕的,他都會勸他們,盡量去上班,有工作做,比較不會被人看輕。一天賺五百也好,至少要吃什麼還可以買。黃先生說,遊民裡其實臥虎藏龍,只是因為失業失志,再也爬不起來。黃先生振作的方式非常有趣,比如他說自己很幸運,是街友裡面睡得最好的,他會在地板上鋪很多墊子,也有睡袋跟毯子,這些東西他都留著,不會像其他遊民,因為東西沒地方放,又懶得拿或常被驅趕,天氣一熱就丟了,隔年冬天就沒這些東西保暖睡覺。而他每天把這些東西收好,在火車站每天花個一百塊租個寄物櫃,然後把自己所有東西放在裡頭。他後來在醫院做清潔工,當個小組長,每天早上五點多,他利用公廁梳洗,穿戴整齊就去上班。雖然醫院外包的清潔工作因為競爭,價格越壓越低,工資自然也無法提高,他坦承也是做得很無奈,但是每當回到火車站,看到失業的人活得越來越萎縮,他還是覺得要跳出去工作,像他就覺得自己因為有接觸到外面的人事,心態才會改變。他假日呢,就盡量到圖書館去看看報章雜誌,就是不要讓自己晃蕩,一晃蕩就想要喝酒或做些什麼;他也不去網咖,因為出入複雜會影響心態。他也不喝酒,他喝老人茶,經常晚上在台北火車站地下停車場,他就鋪個墊子,擺個壺,跟著幾個想法比較相近的街友喝茶聊天。他們很少過問彼此的過去,因為來到這裡的,都有各自的問題。黃先生始終單身,年輕時因為工作不穩定,不敢結婚,後來開工廠忙,一個人也習慣了,老家在苗栗,還有兄弟,他只跟他們說,工廠收了,他在外面工作,不想造成家人負擔。後來我聽當代漂泊的社工說,黃先生債務還清了,去租房子了。其實,這樣的好故事就在你身邊,就看你有沒有辦法「發現」他們,我們常常僅憑外表看人,但是細問之下,才發現外表下有另外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故事發生在他身上,這就是當記者很有趣的地方,有新的發現。拆解記者本身的偏見 才有可能更靠近真實作家拉莫特在《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一書中提到,所有好故事都在等待有人以新奇、奔放的方式說出來,生命就像資源回收場,人類的一切喜怒哀樂跟關切的事物都在世間反覆循環、再現,她提醒我們,必須發揮感受力,也許是個人的幽默感,將心比心的同情與理解。但是我們很容易受自己的偏見,或習以為常的想法蒙蔽了一些視野,這也是我認為台灣媒體很大的問題,許多媒體一直在強化對某些族群的刻板印象,比如外遇或離婚就一定怎麼樣?街友就是不努力,但是強化這些,對我們理解現實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你只是立刻關上你的好奇心,你就不會有新發現了。好奇心是記者最重要的特質,我當記者時經常是我約了一個人,或者在某個現場見面,當我訪問深究後,才發現他跟我想的完全不同。所以我認為一個成功的採訪就是能拆解記者本身的偏見,或者社會約定成俗給你的東西。你只有不斷拆解,你才會讓你的了解更推進一步。目前的台灣媒體訪問,不在乎真實,喜歡預設答案,為了得到想要的答案,或是只是要應證自己的立場或意識形態,還試圖把受訪者沒講過的話硬塞進對方嘴裡,訪問因而大多陳腐,毫無新意。這是現在媒體空洞化的原因之ㄧ。其實媒體的生命在第一線的採訪裡,當有新發現,追求詳實的報導,是當記者最有趣,最有生命的部分,當記者欠缺這一部分,這個產業離死亡也不遠了。我們也不需要記者了。我們的成長經驗或課本裡,從來不會跟我們講,底層社會這麼黑暗的東西,明明這佔人口很大一部分。我們從一個個看似出軌的人物當中,發現造成他們溢出常軌,背後共同的社會結構的原因。這也是我覺得個案重要的原因。個案的細節裡也充滿故事跟感情。為什麼大家喜歡聽故事?還有我們剛當記者時,記者前輩或主管就不斷叮嚀要我們說一個好故事,為什麼要把故事說好?像這個時代,我們已經不相信宗教,覺得宗教偽善;我們也已經不相信各式各樣的意識形態,那還有什麼可以依靠?這就是我們需要好故事的原因,我們都希望在這些人的故事裡面,找到地圖或座標,或是他跟我們一樣經歷同樣的困境,那他是怎麼處理的?我又是怎麼處理的,就像神話一樣,我們在裡面看到人性共同的東西或原型。有些故事腥羶色只是表面,當陽光照進去,你才看到事情跟人物真正的內裡,充滿勇氣,充滿尊嚴。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透馬尼拉16日電)菲律賓外交部長陸辛今天說,美國夢工廠(DreamWorks)動畫「壞壞萌雪怪」(Abominable)中,爭議性南海「九段線」地圖的畫面應該被剪掉,他還呼籲民眾罷看這部片。南海中這個U型線,是中國地圖用來宣稱自己在這片天然資源豐富海域上的主權,但台灣和其他4個東南亞國家在南海也都有主權聲索。越南14日同樣也因片中的這段爭議畫面,而將壞壞萌雪怪下架。菲律賓外交部長陸辛(Teodoro Locsin)在推特上表示,應該剪掉出現地圖的畫面,民眾也應拒看這部電影,而非直接將電影下架。他說:「他們當然應剪去這段冒犯性畫面,這比起某些人建議的違憲下架這部電影,更能展現我們的不滿。」陸辛表示,電影審查單位應該將這一幕換成「威嚇的一課」,並籲影迷徹底抵制這家製片公司,「對我來說,現在開始全面罷看夢工廠的電影」。電影審查機構沒有回應置評要求。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尋求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係,他的發言人昨天表示,電影審查單位應該決定是否要將「壞壞萌雪怪」下架。壞壞萌雪怪一片描述,發現雪怪住在自家屋頂的中國少女決定帶牠回喜馬拉雅山與家人團聚的故事。本片由中國上海的東方夢工廠與康卡斯特(Comcast)的夢工廠聯合製作。線上搜索資料顯示,本片10月2日在菲律賓上映,許多大型影院目前已不再播映。中央社(翻譯)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工研院提供、李侑珊整理)】糖尿病位居我國十大死因前五名,伴隨常出現視網膜病變、腦中風及心肌梗塞併發症,工研院與運動科技公司開發「理糖高手」APP,使用者透過程式輔助控糖,只要飯後1小時血糖高峰期,配合APP做12分鐘中高強度有效運動,運動前後血糖約可下降25至30mg/dL,相當於注射1單位短效胰島素劑量,增加不少病患運動意願。「理糖高手」APP可評估使用者年齡、心血管病變及膝蓋狀況等,再給予適當的運動建議。工研院透過IWT(interval walking training,間歇步行訓練)劑量化運動導引與飲食醣份數管理,讓病患在飯後1小時高峰期,依單餐飲食攝取的醣份數,分別運動12、18、22跟30分鐘不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運動」;App還可以自動識別運動強度,確認病患有效運動。「理糖高手」APP可應用醫療院所,並結合個案管理Dashboard平台,成為醫生診斷與調整處方箋的依據;患者用手機拍攝的飲食記錄,也可上傳做為營養師的評估,已有不少成功應用案例。像宜蘭游診所曾有病友長期為糖尿病所苦,想運動又因「走路100公尺就喘呼呼」而放棄;自從加入「理糖高手」APP後,養成每天12分鐘「間歇性運動」習慣,3個月減重12公斤,連11年前的西裝褲也穿得下。本套解決方案已成功導入宜蘭游診所、桃園姜診所及南投陳診所等國內3家糖尿病權威診所,並結合後台個管系統,協助醫事人員快速找出血糖管理不佳及生活型態異常個案,工研院將持續與更多醫療院所合作,擴增場域驗證服務據點。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文╱姚舜】搶攻「紅色經濟」商機,興櫃連鎖餐飲集團乾杯集團正式跨足中式餐飲市場,新創〈麻辣45〉鍋物料理品,除主攻原汁原味的正宗重慶麻辣鍋,並標榜以和牛牛油製作辣鍋底料,開在台北市信義區微風信義45樓的新餐廳已於17日開賣,為乾杯集團旗下首家中式餐飲品牌、首家麻辣鍋品牌,亦為全台首家高樓景觀鍋物餐廳,更是全台第一與唯一以和牛牛油煉製麻辣鍋底料的餐廳。 為慶祝新品牌誕生,〈麻辣45〉自開幕日起推出招牌餐點「嫩牛肉肉量升級50%」與「牛舌買一送一」開幕慶活動,凡點〈嫩牛肉〉系列,即享肉量中升大,每桌限優惠一次。凡點〈五秒牛舌〉,則再送同等份量五秒牛舌兌換券,份數無上限,限下次使用。位在微風信義45樓的〈麻辣45〉,占地約150坪、有150個客席座位,並有四間景觀包廂,空間挑高、寬敞舒適,臨窗座位、居高臨下、景觀視野好、天氣好時展望佳,客人可以美景佐餐。為忠實傳遞正宗重慶麻辣鍋的情境況味,設計師以復古懷舊的風格裝潢設計,家具、燈具一律自大陸進口,除「大紅燈籠高高掛」,木製餐桌與餐椅也一律都是紅色,餐桌有圓有方、有大有小,有些餐椅更直接擺設長條板凳,既不能靠腰、也沒有靠背,洋溢著濃厚的巴蜀飲食文化氛圍,並在「小資族」與「庶民」間找到平衡點,風格氣韻與乾杯集團旗下其它系列品牌餐廳截然不同。採單點計價並按人頭收鍋底費的〈麻辣45〉的特色賣點包括:1.口味主打正宗重慶麻辣鍋口味。2.用和牛脂肪煉牛油,再用和牛牛油炒製麻辣鍋湯頭所用底料。3.食材涮料選項超過百種,且黃喉、苕粉、貢菜、腐竹等台灣坊間麻辣鍋不易吃到的食材涮料這裡都有。4.食材涮料全都是「真食」,不用加工品或丸餃為涮料。5.除同心圓式鴛鴦鍋,主攻「九宮格鍋」。6.號稱「吃第四次後就會上癮」。許多餐廳行銷宣傳都會自說自話的浮誇標榜「一吃上癮」或「一試成主顧」,但〈麻辣45〉卻「虛懷若谷」謙稱「要吃了四次才會上癮」。這其實是乾杯集團董事長平出莊司的個人經驗,他說,自己多年前到四川考察時吃到重慶麻辣鍋時,「第一次覺得很特別」、第二次「覺得美味」,吃了第三次後會「開始想念」,吃到第四次後就「開始上癮」。事實上,這也是〈麻辣45〉主打正宗重慶麻辣鍋的主要原因。與台灣時下主流麻辣鍋不同,重慶麻辣鍋重油,在重慶,油、湯比例有時達7:3,鍋中紅油汪汪、光可鑑人,即使湯頭煮滾了,在紅油覆蓋下,表面亦「波瀾不興」,所有鮮香麻辣滋味全都「鎖」在了那紅油裡。也因為如此,除了多年前四川〈小天鵝〉客座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有此規格,台灣坊間不易見到並嘗到重慶味。現在有了〈麻辣45〉,不怕辣、辣不怕、或是怕不辣的紅鍋食饕,有了解癮的「辛殿堂」。為傳遞正統,〈麻辣45〉雖有鴛鴦鍋,但最值得一試的還是源於重慶的「九宮格吃法」,紅色銅鍋內用紅銅作了個「九宮格」,格子不同、溫度也不一樣,食客可以視食材特性在不同格子中「涮」、「燙」、「煮」、「酣」。九宮格中中心格溫度最高,用來燙毛肚、肉片等食材。十字格溫度次高,適合煮蔬菜、豆腐等;四角格則是文火,適合燉骨髓、豬腦等慢煮十分鐘以上的食材。所謂「酣」則有點類似慢煮,可以將食材浸在四角格中慢煮。〈麻辣45〉的牛油與湯汁比例是1:1,和牛吃的是牛油香,用和牛牛油炒製麻辣鍋底料當然是更香。負責〈麻辣45〉品牌的專案經理潘樹渝表示,為了煉製牛油,乾杯集團動用所有資源將旗下各品牌幾十家店的和牛脂肪,集中送到了〈麻辣45〉煉製牛油作底料。因為用量實在大到驚人,潘樹渝表示,短期內「不敢想後續是否開連鎖店」,他說〈麻辣45〉是小眾市場,先看看國內紅鍋饕客接受度再說。麻辣45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68號45樓(微風信義)電話:02-2725-3358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獅子會三○○-D一區兒童癌症防治宣導委員會昨天在臺南市新營國小舉辦「兒童癌症防治」宣導活動,三○○-D一區總監張秀華、新鳳獅子會長鄭女勤與一百五十位獅友及志工媽媽透過趣味遊戲及有獎徵答宣導兒童癌症九大警徵,並頒發癌童獎勵學金,包括高年級學生及師長近六百人參與。張秀華表示,每年全世界有超過卅萬名兒童被診斷患有癌症,世界衛生組織去年九月發佈一項新的努力,世衛全球兒童癌症倡議希望到二○三○年癌症兒童的生存率至少達到六成,改善兒童癌症生存率,需要先支持罹病兒童及其家庭,「兒童癌症防治」是獅子會廿一世紀五大服務工作項目之一。兒童癌症防治宣導委員會主席王嘉祐指出,有癌症兒童的家庭經歷難以想像的社會、經濟與情感壓力,需要各界關懷,獅子會在協辦的學校內也給予領有重大傷病的癌童獎學金,協助其圓夢。新營國小校長張溪南認同獅子會入校園防治兒童癌症公益行徑,希望能從小建立防癌觀念,讓民眾普遍瞭解與重視。鄭女勤表示,獅子會特聘請嘉基兒童癌症科護理師陳姿君介紹兒童癌症發生的九大警徵及提早防治知識,透過有獎徵答將癌症防治知識深刻烙印在學童心中,在生活中保養身體注重健康,有效降低罹癌機率與提高治療效果,也希望各界一起關心兒童癌症問題。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鄉民中心/綜合報導「真的很不爽!」1名女網友在臉書抱怨,自己在市場擺攤做生意,每天一大早就必須上工,中午下班後還得出門補貨,只能仰賴大姑幫忙帶小孩,因此孩子平常也很黏對方;沒想到,大姑日前在某媽媽社團分享相關經驗,竟有網友在下方留言「小孩的媽媽呢?死了嗎?不黏媽媽黏姑姑」等語,讓她看了當場爆氣。▲女網友的留言讓原PO相當氣憤。(圖/翻攝自爆怨公社)原PO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透露,她平常在市場擺攤賺錢,「早上五點必須起床,六點出門。下班約1:30然後還要去補貨。每天到家都7-8點,有時候在家還要做手工,所以基本上除了我放假小孩都不是我帶」,因此她非常感謝大姑能幫忙照顧孩子,就算小孩因此較黏對方,自己也不以為意。▲大姑當下不甘示弱回擊。(圖/翻攝自爆怨公社)沒想到,大姑最近在媽媽社團分享此事時,1名女網友竟然在底下留言「小孩的媽媽呢?死了嗎?不黏媽媽黏姑姑?好奇怪」;更誇張的是,在大姑解釋說「他們做生意比較忙」後,該名女子仍死鴨子嘴硬,繼續嗆聲「只有沒媽的孩子才會這樣把姑姑當媽媽」,讓大姑和原PO當場爆氣,隨即回嗆「嘴巴出來的話先經大腦」。▲原PO氣得在臉書發文抱怨。(圖/翻攝自爆怨公社)文章曝光後,大批網友也留言撻伐「那位大嬸婚姻到底是多不幸福、人生多黑暗啊」、「那嘴巴多久沒刷」、「過度偏激的想法…只能略過別在意了」;還有人透露,該名女網友時常在各大社團抱怨公婆和老公,不禁感嘆「全天下都對不起他似的」、「此人生性悲觀、怨天尤人才會如此」、「我覺得她很有事」。▲貼文引發網友熱議。(圖/翻攝自爆怨公社)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乾杯全新品牌「和牛麻辣鍋」 開幕祭牛舌買一送一牆上驚現神秘膠帶陣!她驚:漏電了? 老媽曝真相網笑爆遇哭調仔車隊!女兒爆黑眼狂哭 老爸嚇尿:不敢再走本館路台中驚見超夢幻小7!「純白質感爆棚」晚上更美 網瘋朝聖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安安大明星 陳姿穎歌手童立安繼上一張專輯《忘了你的美》,相隔四年推出新專輯《The One》,昨17(日)上《安安大明星》直播訪問,現場帶來多首新歌演唱。苦熬四年後推出新專輯,童立安透露這次不再是幫朋友寫歌,而是自己推出新歌,在歌曲創作上下足功夫,專輯設計也有別於CD方式,以USB呈現,希望帶給大家更多記憶點,在訪談過程中,也吐露了為追夢的音樂人心境。▲童立安推新專輯《The One》。(圖/記者邱榮吉攝影)童立安推出新專輯《The One》,收錄八首歌曲,他透露大約花了四年的時間做這些歌曲,這次不再是幫朋友寫歌,而是想要自己推出創作。童立安將自己定位成「寫實黑暗系偶像歌手」,每首創作是近幾年對於生活周遭的變化而有所感慨,也希望歌迷能從他的歌曲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談到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童立安表示第一首創作是幫「萌學園」寫歌,多年以來,常會反思音樂人該做什麼,但每一次的創作之中,就像是在抒發情感,讓更多人聽見不同的故事。▲童立安談創作心聲。(圖/記者邱榮吉攝影)這次新專輯的設計不以CD方式,而是以「USB」呈現,童立安表示近期聽CD的人越來越少,做成USB卡讓大家能夠帶在身邊,還開玩笑說:「別把我格式化,歌曲就會不見!」。談到出專輯的過程,他坦言非常不容易,籌備資金的來源就是自己,為了讓生活穩定而到外地投資,實現音樂人想創作的夢想。童立安將在10月18日舉辦《The One》演唱會,除了感謝眾多演藝圈好友與粉絲的支持,也希望歌迷一起來聽他的音樂故事!▲童立安將在10月18日舉辦演唱會。(圖/記者邱榮吉攝影)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電影小丑在港引共鳴 主角的心聲港人想對政府說《那一天》項顧CP灑糖!撒嬌、公主抱甜告白:謝謝你出現鄭可強超寵粉!直播清唱《愛你》突笑場…意外展現反差萌柳樺客串《炮仔聲》演韻如手下 對戲劉沛緹拿刀嚇到睜大眼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譚有勝╱綜合報導】在中美第十三輪高層談判取得進展後,中美持續互釋善意。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17日表示,中美工作團隊正在加緊磋商,爭取儘快就協議文本取得共識。他表示,「雙方磋商的最終目標是停止貿易戰,取消全部加徵關稅」,這有利於中國、美國和全世界。希望雙方繼續共同努力推進談判,儘早達成階段性協議,並在取消關稅問題上取得新的進展。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的關稅政策是否會改變,成為牽動未來局勢關鍵。川普已取消10月15日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上調關稅稅率,針對12月15日美對價值3千億美元中的1,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5%關稅計畫,不少分析指出,中國大陸正力促美國放棄此舉,且可能以購買美國農產品作為籌碼。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昨表示,中美近期在華盛頓結束新一輪中美磋商後,雙方工作團隊正在加緊磋商,爭取儘快就協議文本取得共識。他說,「雙方磋商的最終目標是停止貿易戰,取消全部加徵關稅」,這有利於中國、美國和全世界。川普稍早表示,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EC峰會會面前,將不太可能與中方簽署任何貿易協議,美中正在準備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文本。美國財長穆努欽(Steven Mnuchin)也強調,美方的目標是在11月即將來臨的智利APEC峰會上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協議,但目前美方並未收到中方邀請。他和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Robert Lighthizer)下周將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通電,爭取在11月APEC峰會之前為「習川會」鋪路。據報導,中美這份協議仍有許多細節有待完善,但至少會包括三大核心領域,即農業採購,以及匯率和金融市場開放、智財權保障。此外中美貿易談判露出曙光之際,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7日再次會見美企業家。李克強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格林伯格(Evan Greenberg)率領的訪中代表團表示,中國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對內外資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嚴格保護智慧財產權」。


zubo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